说多了家长群的故事,钱报记者一直挺好奇老师群的日常话题:是聊学生的成绩?还是谈自己的教学?于是,昨天做了个小调查,没想到收到的老师群截图发现,很多都成了失物招领群。其中一位小学老师还想起了一桩校园悬案:“我在自己班的女生寝室里找到一件夏季校服。可问了全班学生,都没人说遗失校服。怕孩子弄不清,我把衣服的照片发到家长群里,让家长检查拿回去的行李里是否有遗失校服,结果愣是没有一个人告诉我丢校服了。”
老师们的普遍感受是,现在的孩子比从前的学生更容易丢东西。
校服、水杯最易被搞丢
操场成了失物集中地
“操场长凳上躺了很多‘孤儿’,都是学生们遗失的,至今还没找到‘主人’。”
“上次我们班和2班一起上体育课,我们班有学生就穿错了2班学生的外套回家。结果还是2班老师来问我,我在群里问家长,家长再去看衣服,才发现的。”
“最奇葩的是弄丢校裤。学校里老师在操场边捡到一条校裤,每个班问了一圈,没人要。真不知道那天弄丢裤子的孩子是怎么回家的。”
“班里有个娃,把爸爸的宝马车钥匙带来学校玩,结果弄丢了。他怕被爸爸骂,就跟爸爸说是因为上课玩钥匙,被我没收了。爸爸跑到学校问我要宝马车钥匙,我都傻了。还好后来孩子坦白,钥匙是带到晚托班玩弄丢的,我才洗脱嫌疑。”
……
说起丢三落四这个话题,老师们的爆料层出不穷。
现在丢三拉四的高峰是在小学阶段。其中,水杯和校服的遗失率最高。有老师反映,每学期都有学生补订校服,很多不是因为旧的穿不下,而是因为弄丢了。
低年级孩子还容易搞丢的是自己的外套、红领巾等,高年级学生还会弄丢手表、眼镜、钥匙和公交卡等等。
在所有易丢失物品的场所中,排在首位的是操场,其次是美术教室、舞蹈教室等专用教室。杭州一所民办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徐老师表示,如果学校里有游泳馆,那绝对能反超操场,登上遗失场所榜单的榜首。“每次上完游泳课,体育老师都要拿着学生们遗忘在游泳馆的内裤、泳裤、拖鞋等来班里询问失主。”
杭州一所小学的张老师告诉钱报记者,学生丢东西主要是场地转换引起的。因为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管控能力不强,尤其是上体育课,学生们把外套、毛衣、红领巾等脱下放在一旁,上完体育课就把衣服忘了。
“现在家长们包办太多,很多学生都没有自己管理东西的意识,有时候他们可能连自己的物品都认不得。”张老师说。现在学生的家庭条件一般都很好,他们丢了东西也无所谓。学校有一个失物招领柜,里面有一柜子没有人认领的衣服。
丢三落四的习惯怎么改
老师建议家长装穷
根据老师们的总结,爱丢东西的孩子,有两大特征:一是有点懒,铅笔掉在脚跟前也不肯弯腰捡一捡,脚一踢就不知道滚哪里去了;二是不会整理,座位上东西扔得乱七八糟。
那么,如何纠正孩子丢三落四的习惯?许多学校和老师都有相应的举措。
杭城一所小学的韩老师告诉记者,运动结束后,老师要对自己负责的场地进行检查,提醒学生带好自己的物品离场。
杭州永天实验小学班主任徐亚明说,每次上体育课前她会要求学生将厚外套和红领巾脱在教室,折叠好放桌上,再去操场。
杭师附小班主任沈莉要求家长在校服写上学生的班级和姓名,并告知孩子写在哪个位置,万一遗失方便寻找。像水杯这样随身携带容易丢失的物品,她也要求学生写上姓名,并排列好放在教室后面的柜子上,每次喝完水都要物归原处。
更狠的一招,是装“穷”。杭州景成实验学校班主任陈华凤说,很多孩子丢三落四,是家长惯坏的。得之易,失更易,没有个人财产保管意识,反正丢了家里还有。“所以建议家长装穷,限量供应,超出约定,用劳动获得。”
而杭州江心岛小学班主任童莹莹就有一只大盒子,用来装无人认领的铅笔,定期给全班同学每人发两支:“孩子都跟拿了奖励一样开心。”
南京市力学小学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就开始抓劳动教育。
2021-08-08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
2021-08-08初冬,记者来到美丽的新疆阿勒泰,和19年前的那个季节一样,阿勒泰又迎来了像童话世界一样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蓝天上飘浮着白云,汽车行驶在公路上,仿佛穿行在神奇的梦境。19年前,记者曾到此寻访“马背小学”。
2021-08-082016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入吕梁山区探访乡村教育,采写了《直击乡村“空巢小学”:除了学生啥也不缺》,直接推动了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布局。日前,记者再次走访发现,曾经的“空巢小学”已旧貌新颜。
2021-08-0812月11日,浙江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团浙江省委、省科协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1-08-0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新时代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方向: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
2021-08-08关于减负的话题,我们常常在舆论场上见到大量的讨论,但多数情况下,人们谈到的都是如何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却很少有人会想到,一线教师其实同样面对着过重的负担,因此同样需要一次切实的减负。
2021-08-08我国将完善带薪休假相关制度建设,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办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