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作者:罗义安(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近日,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不得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的食品和酒精饮料。”中小学校内是否真的禁止开设小卖部、超市?有媒体就此电话咨询了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解释称,《指南》并不是强制性规章。
长期以来,校内小卖部、超市等成为许多家长的心病。一是担心食品质量不合格。家长在担心其销售垃圾食品之余,还担心其销售高盐、高糖及高脂等食品。二是担心商品价格不合理。家长担心经营者为了牟利,擅自提高商品价格。
《指南》发布后,得到了部分家长的支持——禁设校园小卖部就该“一刀切”,从源头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在笔者看来,一禁了之虽然切断了学生购买不合格食品、垃圾食品的重要渠道,但也切断了学生购买日常用品的渠道,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些许不便,寄宿制学校尤其如此。如果允许学生外出购物,则会增加安全风险,学校不敢开这个“口子”。有人认为,可以让家长购买送到学校。在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很多学生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用品采买都要由学生自主完成。
校园内是否开设小卖部,不宜搞“一刀切”,应该因地制宜、因校而异,非寄宿制学校可以禁止,寄宿制学校则不宜禁止。禁止校内开设小卖部,旨在切断学生购买不合格食品的渠道,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校内禁设小卖部,只是切断了学生购物的便利渠道,并不能完全切断购买不合格食品的渠道——学生会转向校园周边的小摊小贩。
从监管难度看,校园周边小摊小贩的监管难度更大。比较而言,校内小卖部的监管则容易得多,经营地点固定,商品公开透明,只要监管到位,可以保证商品质量。
因此,对于校内小卖部的治理,不能在“关”字上做文章,而是要在“管”字上下功夫。只要合法经营,且价廉物美,又能方便师生,为何要关闭呢?
南京市力学小学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就开始抓劳动教育。
2021-08-08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
2021-08-08初冬,记者来到美丽的新疆阿勒泰,和19年前的那个季节一样,阿勒泰又迎来了像童话世界一样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蓝天上飘浮着白云,汽车行驶在公路上,仿佛穿行在神奇的梦境。19年前,记者曾到此寻访“马背小学”。
2021-08-082016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入吕梁山区探访乡村教育,采写了《直击乡村“空巢小学”:除了学生啥也不缺》,直接推动了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布局。日前,记者再次走访发现,曾经的“空巢小学”已旧貌新颜。
2021-08-0812月11日,浙江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团浙江省委、省科协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1-08-0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新时代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方向: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
2021-08-08关于减负的话题,我们常常在舆论场上见到大量的讨论,但多数情况下,人们谈到的都是如何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却很少有人会想到,一线教师其实同样面对着过重的负担,因此同样需要一次切实的减负。
2021-08-08我国将完善带薪休假相关制度建设,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办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