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是第一次我和您分开这么长时间,疫情期间,保护我们的超级英雄,就是您和无数的医护人员……”“爸爸,虽然我没考100分,但我却做了更好的自己,希望您能试着发现我的优点……”拿起纸笔,见字如面。8月9日,17名中小学生及表演艺术家相聚在北京市第二中学礼堂,朗诵着他们的“一封家书”。
成长、思念、未来,方寸间真情流露
致广大的同龄人、致相隔500公里的姥姥、致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妈妈、致童年华裔好友“小精灵”、致一线抗洪战士……展演共分为“致成长”“致思念”“致未来”三个篇章,孩子们以最温柔的艺术方式,寄情身边重要的人,带去真挚祝福。
“爸爸,您当时说我马虎,我能理解,我考试确实做得太着急,做完了,也没检查,所以才丢分的,但是我希望您也能鼓励我,因为毕竟我尽力了。”来自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的李玖霖在信中勇敢地“吐槽”了老爸,他表示,他不是老爸口中的“低能儿”,虽然没考100分,但他却做了更好的自己,只有老爸试着发现他的优点,他才会更有前进的动力。
“亲爱的妈妈,如果您对我们的爱有您的手臂那么长,那我们愿意把我们俩的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把您围绕在中间……”北京市房山区绿城小学的张伊蔓给工作忙碌的妈妈写了一封信,信中称,她和哥哥想亲口告诉好妈妈,希望周末的早上,她和哥哥能在妈妈的怀抱中醒来。
“姥姥,我很想念您,可是您总是因为听不到电话铃声而不接电话,您也不回我微信,妈妈和我只能通过摄像头看看您的样子。”受疫情影响,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汤笑嫣未能在这个假期与相隔500公里的姥姥团聚,她通过书信,表达了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姥姥的思念,“我知道妈妈很想您,我也很想您……记得您陪着我弹钢琴,和我一起唱歌,您最爱弹唱《中国的脊梁》《义勇军进行曲》《梨花颂》……”
“你有没有努力学习?有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你还在坚持打拳吗?你的梦想还是当特种兵吗?”来自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李玥靓给10年后的自己“月亮”写了一封信,希望能跟18岁的自己一起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祖国。
除学生的书信外,表演艺术家瞿弦和作为北京二中校友,也在现场朗诵了一封给母校的信,寄语学生要珍惜光阴,为自己留下最宝贵的青春印记。此外,表演艺术张筠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副院长严燕生、北京市教育学会朗诵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刘征也带来书信朗读节目。
第一封倡议信源于课堂“金点子”活动
据了解,本次“见字如面·以声传情”活动,是由来自北京中学的李槟子、北京市第十三中分校的白恩齐、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贾孟童、北京市三帆中学的窦德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徐若涵、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魏士钧、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的江智媛联合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发起,他们希望能在特殊的疫情时期,鼓励同学多多用纸笔书信的方式沟通,既能长久保存、反复阅读,也带给人特殊的回味。
第一封倡议信的诞生,还要从一个“金点子”说起。上个学期末,李槟子所在的北京中学组织了一场评选“金点子”的活动。李槟子看到疫情期间同学们多沉浸在手机、网络游戏中,便想鼓励同学们放下手机,通过拿起纸笔写信的方式表达、沟通情感。在家人的鼓励下,李槟子身体力行拿起纸笔,开始给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师长写信。
很快,李槟子寄出的信件便有了回音,让她更有信心将这个倡议坚持下去。李槟子找来六位好朋友,七人便开始起草倡议书。经过仔细研究、周密组织,在家长们的帮助下,倡议书一经发出,就受到来自各个学校同学们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短短6天时间,专设的收信邮箱中,收到了超过400封信件。
据悉,为了给更多热爱书写和朗读的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丰富北京市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北京市教育学会同步发起“见字如面·以声传情”视频征集活动。截至目前,已收到400余封优秀的手写书信作品和400余个书信朗读视频。(新京报记者 戚望)
南京市力学小学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就开始抓劳动教育。
2021-08-08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
2021-08-08初冬,记者来到美丽的新疆阿勒泰,和19年前的那个季节一样,阿勒泰又迎来了像童话世界一样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蓝天上飘浮着白云,汽车行驶在公路上,仿佛穿行在神奇的梦境。19年前,记者曾到此寻访“马背小学”。
2021-08-082016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入吕梁山区探访乡村教育,采写了《直击乡村“空巢小学”:除了学生啥也不缺》,直接推动了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布局。日前,记者再次走访发现,曾经的“空巢小学”已旧貌新颜。
2021-08-0812月11日,浙江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团浙江省委、省科协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1-08-0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新时代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方向: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
2021-08-08关于减负的话题,我们常常在舆论场上见到大量的讨论,但多数情况下,人们谈到的都是如何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却很少有人会想到,一线教师其实同样面对着过重的负担,因此同样需要一次切实的减负。
2021-08-08我国将完善带薪休假相关制度建设,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办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