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目考试正式结束,备受关注的作文考题正式出炉。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作文题目仍为“二选一”,分别为“做一粒____的种子”和“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进入此次作文的材料中。
北青报记者从潞河中学、北京二中分校、25中、首都师范大学房山学校等考点的考生处了解到,此次作文题目比较简单。选择第一道作文题的考生占多数。“我写的是我希望做一粒文化的种子,是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写的。”一位从潞河中学考点走出的考生跟北青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作文写作思路。专家表示,作文题目一,从刚刚去世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句话“人就像一粒种子”引出。袁隆平是时代的楷模,是令所有中国人都景仰的英雄,是年轻人的偶像和榜样。怎样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思考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是这个题目对学生最重要的思想导向。另一方面,这个题目又特别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真实体验,小小的“一粒种子”正是一个蓬勃生长的少年,这是考生关照自我的基点;“要做一粒什么样的种子”是考生思维的生长点。学生要把自己的思考与真实的生活相联系:他们可以是一粒发光的种子,带给他人以温暖与希望;也可以是一粒努力吸收阳光、汲取养分的种子,促成自己的顽强生长;更可以是一粒传播能量,传承文化的种子,让自己的人生实现应有的价值……“作文题目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较大的自由,学生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广阔。”专家表示。
同时,选择作文第二个题目的考生则更多地关注对自己生活的思考。“我写的是给过去的自己打电话,我之前因为拖延症曾跟爸爸妈妈大吵一架,现在我认识到了爸爸妈妈都是为了我好,我希望能够回到过去,跟爸爸妈妈道歉,恢复我们的亲密关系……”一位从潞河中学考点走出的考生也向北青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内容。专家分析,作文题目二属于想象作文。从“读史使人明智”引出,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历史情景去生发想象,假如有一部可以跨越时间的电话,你想打给谁呢?想了解些什么?打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顺着这样清晰的思路导引,考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展现自己个性化的创意,以故事来推动情节。题目要求考生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这就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作文要从当下写起,要着重思考当下生活,要回应“读史使人明智”的出发点,以史鉴今,继往开来,这充分体现了想象作文用创新思维观照现实的要旨。
“总体来讲,这次作文题目体现思维方法和思想深度的考查和区分,让平时关注生活、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专家表示,作文题目为考生大胆创新展开想象提供了条件和可能,重点落位在成长的主题上,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长有独特的思考角度,有展示自我的广大空间。(文/记者 武文娟)
原题
五、写作(4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1)“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袁隆平以及他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将“做一粒____的种子”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有学者说:“读史使人明智。”了解过去,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对现实生活产生新的思考。假如有一部可以跨越时间的电话,可以打给过去的任何人,你会打给谁?想了解什么?打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南京市力学小学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就开始抓劳动教育。
2021-08-08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
2021-08-08初冬,记者来到美丽的新疆阿勒泰,和19年前的那个季节一样,阿勒泰又迎来了像童话世界一样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蓝天上飘浮着白云,汽车行驶在公路上,仿佛穿行在神奇的梦境。19年前,记者曾到此寻访“马背小学”。
2021-08-082016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入吕梁山区探访乡村教育,采写了《直击乡村“空巢小学”:除了学生啥也不缺》,直接推动了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布局。日前,记者再次走访发现,曾经的“空巢小学”已旧貌新颜。
2021-08-0812月11日,浙江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团浙江省委、省科协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1-08-0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新时代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方向: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
2021-08-08关于减负的话题,我们常常在舆论场上见到大量的讨论,但多数情况下,人们谈到的都是如何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却很少有人会想到,一线教师其实同样面对着过重的负担,因此同样需要一次切实的减负。
2021-08-08我国将完善带薪休假相关制度建设,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办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