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节影响幼儿成长的各种因素
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身心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中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提供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主观因素是指幼儿自身的内部因素。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通过活动而实现幼儿的发展。幼儿的活动包括对物的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其中交往活动尤为重要,幼儿获取知识经验、增长智慧才能、习得行为习惯、学会运用工具和语言,都是在人际交往(师生、亲子、友伴)中实现的。所以活动能调节幼儿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质量。
2.认识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在正常的情况下,幼儿的身体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其心理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心理前提。幼儿的心理发展出现三个最基本的特点:
一是认识活动具有形象性。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
二是心理活动及其行为的无意性。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
三是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性。幼儿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面,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型。
3.把握幼儿学习活动的方式及其发展
幼儿学习的方式主要有观察模仿学习、操作学习、语言理解学习等,这些学习方式往往是综合出现并在交往中进行,而且更钟爱游戏活动的形式。幼儿的学习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他们好奇、好问、好探究、好模仿,但往往慑于成人的权威,或在成人规定的许多行为规则面前,或学习主动性多次被打击后,不敢大胆地表示自己的需求与愿望,不敢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二是以兴趣出发的学习性,他们往往为好玩而学习。三是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也就是随意地无须费神地自发进行的。四是经验与体验的显著性,主要是在行为实践和直接参与中进行。
五是语言指导的直观形象性,他们喜欢绘声绘色,事物形象与语言相结合。六是对环境还有极大的依赖性。七是不容忽视的差异性。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教育系统实际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出发,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2021-08-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17号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一
2021-08-08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大会发布《2015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年度报告》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史竞男 李萌)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大会26日在京开幕,会议发布了《2015年中国网
2021-08-08“用起来就会改变,教育信息化设施不怕用坏,就怕放坏。”教育部日前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召开2015年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会上强调,各地要落实
2021-08-08“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育人方式。”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 “通过教育信息化,争取今年全省所有学校和教学点
2021-08-08好习惯是成功的保证。是的,没有人会怀疑好习惯的重要性,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财富。那么,体现在预习方面的好习惯也是尤为重要的。有些同学习惯于“上课听着老师讲,课
2021-08-08今年3月3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明确2016 年继续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教育
2021-08-0822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16年直属机关建议提案交办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人大建议交办会、全国政协提案交办会精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