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好习惯是成功的保证。是的,没有人会怀疑好习惯的重要性,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财富。那么,体现在预习方面的好习惯也是尤为重要的。有些同学习惯于“上课听着老师讲,课后围着习题转,考试之前拼命干”的残缺式的学习方法,这种缺少预习环节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时由于知识比较简单一般不会暴露什么问题,一旦升入中学,知识量加大,其不良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预习要持之以恒,只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应根据课程安排、学科特点、自身情况,灵活安排预习的各项事宜。

预习要持之以恒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学习这种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感到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就想放弃预习。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学习成绩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在搞好预习的同时,兼顾好其他学习环节,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另外,预习的质量也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预习不能浅尝辄止,持之以恒方能奏效。预习应从课前预习入手,逐步发展到单元预习和学期预习。通过这些预习可以扭转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的学习顺利衔接。

预习中要防止两个极端

预习中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预习过粗,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预习目的。二是预习过细,以至于上课没什么可听的,甚至打乱了整个计划,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虽然有收效,但时间利用得不经济,效果不好。一般情况下,适度的预习应该是:

(1)重温相关知识,扫清听课障碍;

(2)大致了解新课的内容和思路;

(3)找出疑难问题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总的来说,预习是为了提高听课效率,加强理解,培养独立思考等自学能力,而不是用预习代替听课。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xx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35-8xxx274

Copyright © 2021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96KaiFa源码 版权所有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