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求是奖21日在清华园揭晓,其中,两位“清华系”科学家获得大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获“求是终身成就奖”,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颜宁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21日晚,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清华蒙民伟音乐厅举行,各位获奖人来到典礼现场。
2019年度“求是终身成就奖”授予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杨先生曾求学于西南联大,如今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这是一个极具分量的奖项,在基金会历史上,“求是终身成就奖”得主仅有一位,即基金会元老顾问、“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作为基金会的创始顾问之一,杨振宁先生不仅在科学领域不断突破,做出不朽的贡献,他的人格魅力,家国情怀也令人高山仰止。新中国成立70年,杨振宁先生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他的学术成就、精神和风范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华学人。昨晚,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为杨振宁颁奖,奖金300万元人民币。查懋声在颁奖辞中,深情回顾了其父查济民先生与杨振宁在基金会创立之初的历历往事,感谢杨先生在基金会的发展历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榜样价值。
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授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员和普林斯顿大学颜宁教授,奖金各100万元人民币。
邵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从病原细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出发,在致病菌毒力机制以及抗细菌天然免疫方向均取得系列重要原创性发现。这些发现为败血症药物和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中有关Gasdermin家族膜打孔蛋白的鉴定和机制的阐述也重新定义并大大拓宽了细胞焦亡的概念,进而开辟了炎症和免疫研究的新方向。
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本科毕业于清华,曾在清华任教,后赴美从事科研。她于今年4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她主要致力于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
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流感等重要病原致病机制与防控团队,奖金共100万元人民币。流感等重要病原致病机制与防控团队长期从事传染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与免疫学等领域研究,针对病原跨种传播机制,特别是在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免疫细胞与感染细胞的相互识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和创新性工作。
2019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则分别授予北京大学郭帅,南方科技大学李贵新,清华大学刘竹、彭敏、王朝,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西湖大学石航,中山大学苏士成,南京大学王肖沐、袁洪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星灿,浙江大学周青12位青年科学家。
昨天(15日),2019年“北京榜样·新京报第十三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新京报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此前已举办十二届,先后报道数百位“社区人”。
2021-08-085月12至13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团省(市)委共同主办,四地省(市)青商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共同承办,江苏《风流一代》杂志社等四地省级团刊杂志社(报社)共同协办的2019中国长三角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
2021-08-08“520”——一个平凡又特殊的日子,在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一对母女送来两面锦旗
2021-08-08不管社会如何风雅时尚,总是做事踏实、认真负责的人最受欢迎。人们越来越重视“契约精神”,而“这人不靠谱”往往指那些夸夸其谈,说话不算数,承诺了却不兑现的家伙。
2021-08-08“全面两孩”政策是我国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2021-08-08近日,有媒体聚焦当代青年“圈层化”的现象。当代青年偏爱彰显个性,倡导自我,“三观”的形成与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2021-08-08日前,清华大学在建设新土木馆大楼工程项目时发现古墓群。记者从清华大学处了解到,此次共发现95座墓葬。
2021-08-085月25日,“有爱不再孤单” 2019年度慈善助孤活动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报告厅举行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