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背井离乡的年轻人,事业与家人难以兼得。国内某社交平台日前发布《2019都市异乡青年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年轻人一年365天中,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于10天。其中,都市年轻人一年在家乡陪伴父母3天以内的比例为6.5%,陪父母3~10天占比最高,比重为53.1%。
不可否认,年轻人追求梦想,在大城市生活和打拼非常艰难。调查报告显示,72.1%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需要将每月四分之一以上的薪水,用于交房租或房贷。再加上生活费、人情往来等其他费用,他们每月已所剩无几,甚至入不敷出。在如此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的或许是如何生存的问题,而对父母的亲情陪伴,则放在了次要位置。要么,他们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回家陪伴父母;要么,考虑到路途遥远和费用等问题,仅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陪伴父母几天。以上种种因素,有近六成年轻人一年陪伴父母少于10天,也就不足为奇了。
诚然,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也不要过多地苛责这部分年轻人。作为父母等长辈应予以充分理解,尊重孩子们的选择,逼迫他们回乡不是最好选择。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感,应该得到子女的理解和尊重。为了化解亲情陪伴的矛盾,年轻人在工作打拼的同时,不能忘了常回家看看。父母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视频,经常和在外的子女保持联系,以排解孤独和思念。
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日益增加,如何纾解亲情陪伴矛盾,还需要社会多方“破解”。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为年轻人回家陪伴父母,创造一些便利条件,比如落实带薪陪护假、探亲假等,让他们回家看望和陪伴父母,没有经济负担和压力,而成为一种愉快的放松和休闲方式,相信年轻人也会乐于此行。同时,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一套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并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或优惠,鼓励多方大力建设公益性质的社会化养老机构,并推行社区邻里之间相互照顾的“互助化”养老模式,当每一位老人在养老机构或社区,都有另一种陪伴替代亲情陪伴,他们才不会感到孤独,才能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丁家发)
昨天(15日),2019年“北京榜样·新京报第十三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新京报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此前已举办十二届,先后报道数百位“社区人”。
2021-08-085月12至13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团省(市)委共同主办,四地省(市)青商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共同承办,江苏《风流一代》杂志社等四地省级团刊杂志社(报社)共同协办的2019中国长三角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
2021-08-08“520”——一个平凡又特殊的日子,在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一对母女送来两面锦旗
2021-08-08不管社会如何风雅时尚,总是做事踏实、认真负责的人最受欢迎。人们越来越重视“契约精神”,而“这人不靠谱”往往指那些夸夸其谈,说话不算数,承诺了却不兑现的家伙。
2021-08-08“全面两孩”政策是我国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2021-08-08近日,有媒体聚焦当代青年“圈层化”的现象。当代青年偏爱彰显个性,倡导自我,“三观”的形成与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2021-08-08日前,清华大学在建设新土木馆大楼工程项目时发现古墓群。记者从清华大学处了解到,此次共发现95座墓葬。
2021-08-085月25日,“有爱不再孤单” 2019年度慈善助孤活动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报告厅举行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