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关晓锋 通讯员吴芬)1月31日晚,一张两鬓斑白的医生坐在楼道吃饭的图片出现在朋友圈,令不少网友感动不已。
图片上的这位医生叫朱少华,今年60岁,是江夏区中医医院的一名内科主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朱少华与该院200多名医护人员在请战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主动要求到临床一线。1月25日,江夏区中医医院被确定为江夏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热定点收治医院,朱少华担任该院发热2病区主任,与同事们奔赴一线,救治该病区63名肺炎患者。
据了解,自从参与抗击疫情工作以来,朱少华每天“白+黑”连轴转,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宿舍休息,连续7天没有回家吃过一顿饭。1月31日,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烧了一桌饭菜,煲了汤,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回家吃顿饭。为了安抚家人紧张担忧的情绪,朱少华答应晚上回家吃饭。
考虑到自己每天接触的都是发热肺炎患者,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朱少华到家后,坚持不肯进门,他让家人拿来一高一矮两把凳子,就坐在楼道里吃起饭来,也不与家人交谈。女儿朱佳妮越看越心酸,便用手机记录下了父亲吃饭的照片。吃完饭,朱少华没有停留片刻,马上离开了家。
朱佳妮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父亲朱少华对工作认真负责,经常会因为患者不适在深夜紧急前往医院,工作和家庭,他从来都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受父亲影响,如今,她也成为了一名医护人员,在她心里,父亲就是她的榜样。
江夏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宗建介绍,朱少华曾经参与抗击2003年的“非典”疫情,创下连续15天不出医院的纪录。“那年,我亲眼见证了许多患者和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那段回忆让我刻骨铭心。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面对这次疫情,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朱少华坚定地说。
昨天(15日),2019年“北京榜样·新京报第十三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新京报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此前已举办十二届,先后报道数百位“社区人”。
2021-08-085月12至13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团省(市)委共同主办,四地省(市)青商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共同承办,江苏《风流一代》杂志社等四地省级团刊杂志社(报社)共同协办的2019中国长三角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
2021-08-08“520”——一个平凡又特殊的日子,在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一对母女送来两面锦旗
2021-08-08不管社会如何风雅时尚,总是做事踏实、认真负责的人最受欢迎。人们越来越重视“契约精神”,而“这人不靠谱”往往指那些夸夸其谈,说话不算数,承诺了却不兑现的家伙。
2021-08-08“全面两孩”政策是我国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2021-08-08近日,有媒体聚焦当代青年“圈层化”的现象。当代青年偏爱彰显个性,倡导自我,“三观”的形成与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2021-08-08日前,清华大学在建设新土木馆大楼工程项目时发现古墓群。记者从清华大学处了解到,此次共发现95座墓葬。
2021-08-085月25日,“有爱不再孤单” 2019年度慈善助孤活动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报告厅举行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