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90后’,17年前非典时,我还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被我的老师守护,而今年,我已经成长为一名教师守护我们的孩子。”说起今年自己的变化,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教师吴萌如此感慨。
在这场全民参战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批“90后”在各自的岗位上熠熠闪光,撕掉标签、勇担责任,他们已从昨日孩童成长为社会栋梁。
在3月19日下午举行的河南省第三十五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河南基层的5名“90后”担当主角,分享了他们的战“疫”故事。
疫情让开学之日一再推迟,响应“停课不停学”,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教师吴萌从除夕开始,几乎每晚都泡在网上摸索直播。等到学校启动在线教学时,先行一步已有经验的吴萌成为了学校的直播技术员。
“我建立起18个网络学习群,制定了操作流程,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详细培训。”吴萌说,真正开课后更多网络技术问题暴发出来,她的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有时甚至半夜视频连线帮助其他师生解决问题,“通过所有老师的努力,我们的网络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学生满意率达到96.8%。”
26岁的赵旋琪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在读博士生,2月初她通过共青团郑州市委的招募,成为社区联防联控大学生志愿者。
成为志愿者后,赵旋琪所负责的是一个有着6347位居民,254户返郑隔离家庭的大社区。白天她在社区卡点协助把控人员出入,测体温、监督扫码、核对身份信息和工作证明,以及和其他6位社区青年志愿者轮流到隔离居民家中入户调查,帮助不能出门的居民采购基本生活物资等。
为了缓解居家隔离家庭的心理压力,赵旋琪联合志愿者们一起通过居家隔离微信群、钉钉直播,开展“医护子女云辅导”“摄影课堂”、“舞蹈达人”等线上服务,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冬天在这里夺取的,春天一定会以更绚丽的姿态交还给党和人民!”赵旋琪说,她和志愿者们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下一阶段“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工作当中。
韩亚光是中建七局轨道交通事业部三门峡G310五分部团支部书记、桥梁工程师,他所在的三门峡G310项目,被称为“河南第一高桥”,是河南省重点工程。
“2月6日项目拿到复工令后,我第一时间就赶回到项目部。虽然没能参加郑州岐伯山医院建设,我想这个项目就是我弥补遗憾、展现我们青春风采的平台。”韩亚光说,项目复工面临着众多车辆通行证办理、防疫物资匮乏等问题,他召集来项目部的年轻人,建立起“青年突击队”,问题个个击破。
当注意到项目驻地旁的寨根村有很多孤寡老人,家中没有任何防疫物资,韩亚光组织青年志愿者挨家挨户走访,为老人作疫情防控知识讲解,帮助老人对房间进行全面消毒,并送去医用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
众多青年员工汇聚力量,随着全面复产复工,中建七局全局有1000多个项目在推进,复工率超过85%。韩亚光则说,“砺进之士,不畏挑战。”
还有大年初一就从内蒙古赶到郑州坚守岗位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中心主任刘云龙:“虽然我们不能做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但是我们要做经济领域建设的生力军。”
保障防疫应急车辆24小时能加上油的中石化河南洛阳新安石油分公司第三加油站站长高亚琳:“我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客户加满一箱油,就是在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
疫情就是一场大考。而这些“90后”们经受住了考验,在自己的岗位上绽放出青春光芒,磨砺出坚毅不拔的意志和勇挑重担的精神。(记者 韩章云)
昨天(15日),2019年“北京榜样·新京报第十三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新京报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此前已举办十二届,先后报道数百位“社区人”。
2021-08-085月12至13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团省(市)委共同主办,四地省(市)青商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共同承办,江苏《风流一代》杂志社等四地省级团刊杂志社(报社)共同协办的2019中国长三角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
2021-08-08“520”——一个平凡又特殊的日子,在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一对母女送来两面锦旗
2021-08-08不管社会如何风雅时尚,总是做事踏实、认真负责的人最受欢迎。人们越来越重视“契约精神”,而“这人不靠谱”往往指那些夸夸其谈,说话不算数,承诺了却不兑现的家伙。
2021-08-08“全面两孩”政策是我国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2021-08-08近日,有媒体聚焦当代青年“圈层化”的现象。当代青年偏爱彰显个性,倡导自我,“三观”的形成与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2021-08-08日前,清华大学在建设新土木馆大楼工程项目时发现古墓群。记者从清华大学处了解到,此次共发现95座墓葬。
2021-08-085月25日,“有爱不再孤单” 2019年度慈善助孤活动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报告厅举行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