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国际同类大规模测试的分数转换方式,“这相当于每天少睡1-2个小时的学生,比充足睡眠者少接受约1.7学年的学校教育。”刘坚解释。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反映,当自己的睡眠不足时,第二天上课会出现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研究报告表明,通过‘奋战到半夜’来提高学习成绩是得不偿失的。”刘坚说。
在前不久举办的“世界睡眠日”的一次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也曾提到青少年的“缺觉”问题。他认为,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及脑智力的发育,严重的或可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陆林建议,高中生要睡够8个小时以上,初中生要睡够9个小时以上,小学生则要达到10个小时左右睡眠。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的通知》也提出了明确学生睡眠时间的要求,要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报告》也在为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找方向、找方法。综合分析了学生睡眠、早餐、体育锻炼、阅读习惯及父母对子女生活的关注程度等影响因素后,团队建议,若能基本保障睡眠、规律早餐、保证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每天阅读半小时、父母关注子女生活,则有91.5%的小学生和84.1%的中学生会感到“幸福”。而每缺乏其中一项“保障”,中小学生幸福感的比例则下降10%左右。
更多的教育问题还要进行深入研究。
“如今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正迈向3.0时代。”刘坚说,劳动教育、班额问题、校园欺凌等社会热点,已被纳入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数据结果分析为基础教育发展共性问题提供了科学“指挥棒”。
如何用好数据结果,找到教育“新痛点”的有效解决途径?刘红云认为,不仅要基于大数据“自下而上”的探索,也应“自上而下”地对教育政策和成长规律深入分析,建立高效的区域教育监督和反馈机制,完善评价方法,促使问题早日解决。
针对未来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发展趋势,刘红云建议,可以利用计算机、移动App等,改进数据收集的方式,还可以尝试应用多种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更深入探讨多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带来的复杂影响,进一步挖掘教育问题背后的“冰山”。
南京市力学小学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就开始抓劳动教育。
2021-08-08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
2021-08-08初冬,记者来到美丽的新疆阿勒泰,和19年前的那个季节一样,阿勒泰又迎来了像童话世界一样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蓝天上飘浮着白云,汽车行驶在公路上,仿佛穿行在神奇的梦境。19年前,记者曾到此寻访“马背小学”。
2021-08-082016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入吕梁山区探访乡村教育,采写了《直击乡村“空巢小学”:除了学生啥也不缺》,直接推动了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布局。日前,记者再次走访发现,曾经的“空巢小学”已旧貌新颜。
2021-08-0812月11日,浙江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团浙江省委、省科协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1-08-0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新时代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方向: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
2021-08-08关于减负的话题,我们常常在舆论场上见到大量的讨论,但多数情况下,人们谈到的都是如何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却很少有人会想到,一线教师其实同样面对着过重的负担,因此同样需要一次切实的减负。
2021-08-08我国将完善带薪休假相关制度建设,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办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