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每年看书不到5本,和有的国家人均十几本的阅读量相比,的确不高。但是,那些人均阅读量高的国家几乎都是小国,而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有人不爱读书,也有人嗜书如命,把他们的阅读量加在一起算出个平均数,得出的数值说明不了太大的问题。毕竟,有超过1/10的国民,也就是1亿多中国人,年读书量在10册以上。这个群体的规模和阅读量都接近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阅读这件事上,中国国情的复杂性也有着鲜明的体现。
一方面是热爱阅读的群体阅读量有所增长,一方面是不读书的人总也不爱读,双方的拉锯导致数据僵持不前。年人均读书4本多一点,这个数据已经徘徊了10多年,而这10年正是中国出版业大发展的10年,无论是图书品种的丰富性还是内容质量,都是历史最好的。更何况,今天只要动动手指,图书就会送到家,电子书更是便利到无以复加,可国民阅读量就是迟迟不能突破5本大关。因此,要提升国民阅读率,重要的是让不读书和读书少的人爱读书、多读书,阅读人口的增加才是根本之策。
但让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去多读书,任务很艰巨。阅读习惯必须从小培养,成年以后爱上读书的总是少数。而且,阅读习惯的缺乏往往存在代际传递,父母不爱读书,子女往往也不爱读书。一位作家曾说: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看他父亲的书架上有什么书。如果家中缺少书香,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也不太会把阅读当作人生习惯。
因此,全民阅读活动应该把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把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作为主要抓手,有针对性地提供阅读资源和阅读指导。令人欣慰的是,多年来的调查都显示,学生群体一直是我国阅读量最大的群体之一,青少年们的阅读量远远高于成年人。可以相信,未来,当他们长大成人、走上社会,阅读习惯也将伴随终身。他们将成为中国阅读人口生生不息、不断壮大的希望。
今天的读者,有海量图书可供尽情阅读,但也会面临许多诱惑而分心。但是,不管你选择了什么方式,纸书也好、手机也罢,只要你读,就是读者;只要你读完了一本书,中国就少了一个不读书的人,国民阅读量就会因你而提升。虽然微不足道,但每个人的阅读量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有着惊人的力量。鼓起热情,做个读者就好。(肖 岩)
泰晤士高等教育机构(THE)当天发布2020年度新兴经济体大学排行榜,共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533所院校上榜
2021-08-08日前,中国农业大学出台“抗疫情、促就业十条”,积极推进网络就业指导服务,全力以赴守护毕业生生命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2021-08-08服务全国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教育部会同工信部于2月17日正式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2021-08-082019下半年全国英语四六级成绩2月21日10点开启查询!!
2021-08-082月20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针对该省普通高中线上教学发布十条建议
2021-08-08为满足全国高校对高品质在线教学平台的迫切需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国际著名视频会议服务商ZOOM合作,日前推出了支撑高校在线教学科研的ZOOM视频会议平台和服务并且在疫情防控期间免费、不限时长。
2021-08-08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学生次仁措姆过得不同寻常。
2021-08-08最近,一系列义务辅导战“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线上家教活动,让不少大学生志愿者有了抗击疫情的着力点。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