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作者:罗义安(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近日,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不得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的食品和酒精饮料。”中小学校内是否真的禁止开设小卖部、超市?有媒体就此电话咨询了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解释称,《指南》并不是强制性规章。
长期以来,校内小卖部、超市等成为许多家长的心病。一是担心食品质量不合格。家长在担心其销售垃圾食品之余,还担心其销售高盐、高糖及高脂等食品。二是担心商品价格不合理。家长担心经营者为了牟利,擅自提高商品价格。
《指南》发布后,得到了部分家长的支持——禁设校园小卖部就该“一刀切”,从源头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在笔者看来,一禁了之虽然切断了学生购买不合格食品、垃圾食品的重要渠道,但也切断了学生购买日常用品的渠道,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些许不便,寄宿制学校尤其如此。如果允许学生外出购物,则会增加安全风险,学校不敢开这个“口子”。有人认为,可以让家长购买送到学校。在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很多学生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用品采买都要由学生自主完成。
校园内是否开设小卖部,不宜搞“一刀切”,应该因地制宜、因校而异,非寄宿制学校可以禁止,寄宿制学校则不宜禁止。禁止校内开设小卖部,旨在切断学生购买不合格食品的渠道,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校内禁设小卖部,只是切断了学生购物的便利渠道,并不能完全切断购买不合格食品的渠道——学生会转向校园周边的小摊小贩。
从监管难度看,校园周边小摊小贩的监管难度更大。比较而言,校内小卖部的监管则容易得多,经营地点固定,商品公开透明,只要监管到位,可以保证商品质量。
因此,对于校内小卖部的治理,不能在“关”字上做文章,而是要在“管”字上下功夫。只要合法经营,且价廉物美,又能方便师生,为何要关闭呢?
泰晤士高等教育机构(THE)当天发布2020年度新兴经济体大学排行榜,共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533所院校上榜
2021-08-08日前,中国农业大学出台“抗疫情、促就业十条”,积极推进网络就业指导服务,全力以赴守护毕业生生命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2021-08-08服务全国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教育部会同工信部于2月17日正式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2021-08-082019下半年全国英语四六级成绩2月21日10点开启查询!!
2021-08-082月20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针对该省普通高中线上教学发布十条建议
2021-08-08为满足全国高校对高品质在线教学平台的迫切需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国际著名视频会议服务商ZOOM合作,日前推出了支撑高校在线教学科研的ZOOM视频会议平台和服务并且在疫情防控期间免费、不限时长。
2021-08-08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学生次仁措姆过得不同寻常。
2021-08-08最近,一系列义务辅导战“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线上家教活动,让不少大学生志愿者有了抗击疫情的着力点。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