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饮酒已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陕西、云南等地的高校都发布了规定,禁止学生在校内喝酒。有人认为学校此举可以避免学生饮酒行为,减少学生因醉酒出现问题。也有人觉得高校学生已成年,学校的管理过于严苛。你赞成高校禁酒吗?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986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0%的受访大学生赞成高校对学生禁酒。65.4%的受访学生建议学校开展讲座普及过度饮酒危害。
受访大学生中,男生占64.3%,女生占35.7%。
65.0%受访大学生赞成高校对学生禁酒
“我们学校外有很多小吃店、大排档,周末大家出去吃饭或者社团聚餐,喝点酒是常事。”在合肥上学的严昭(化名)说。
在北京工作的杨艳(化名)回忆说,她上学时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时会喝酒。“我感觉自己没什么酒量,又碍于情面,就跟着喝一点。毕业时班里吃散伙饭,我喝了一点红酒,之后皮肤就开始起红点,心跳加快。我室友看到后,说这是酒精过敏现象。我马上离开饭桌回宿舍休息。那次经历把我吓坏了。以后再也不碰酒了”。
调查中,83.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周围饮酒的学生多。74.9%的受访大学生遇到过同学喝醉的情况。进一步交互分析发现,76.1%的受访男生遇到过这种情况,比例高于受访女生(72.6%)。
肖雨(化名)来自哈尔滨,目前在武汉某高校读研究生,自认为酒量还不错的她,曾在一次同乡会送毕业生的饭桌上喝醉了。“大家觉得毕业有些伤感,真的是喝‘断片’了,我都记不清自己是怎么回到宿舍的,一直睡到了第二天中午,起来后胃还是不舒服,第二天人都没劲儿”。
调查显示,65.0%的受访大学生赞成高校对学生禁酒,21.0%的受访学生不赞成。
杨艳觉得应该倡导学生少喝酒、不喝酒。
在无锡工作的张泽慧支持学校禁酒:“在学校就该好好学习,哪有什么事需要用喝酒来解决?我毕了业才发现,大学那段时光很宝贵,大学生应该多读书、锻炼身体,别把时间浪费在喝酒上。”
肖雨坦言,有过喝醉酒的经历后,她对酒精产生了抵触,“现在闻到酒味儿就觉得恶心,喝酒把身体喝伤了真是很可惜”。
75.6%受访大学生认为可用是否饮酒衡量学生综合素质
调查中,72.1%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高校禁酒主要考虑的是饮酒带来的健康问题,57.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是出于规范学生生活的需要。
杨艳觉得,高校禁酒可以减少学生酒后失控行为的出现,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我上学时,遇到过有学生喝多了在校园里撒酒疯,影响很不好。还有的人会说没喝醉过的大学生活不够完整什么的,这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引导”。
张泽慧认为,不少学生把喝酒当作“够社会”的一种表现,“但现在社会整体饮酒的风气在改变,我们公务吃饭禁酒都非常严格。学校也需要对学生饮酒行为好好引导”。
调查中,75.6%的受访大学生觉得可以把是否饮酒作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标准。
高校应如何对学生饮酒行为进行引导?调查中,65.4%的受访大学生建议学校开展讲座普及过度饮酒危害,61.5%的受访大学生希望秉承“宜疏不宜堵”的理念,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管理。
“高校‘禁酒令’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但除了从学校制度上禁止学生在校饮酒外,还需要有一些引导措施,比如多给学生们讲过度饮酒的危害,还有就是不能鼓励学生社团活动喝酒。”杨艳认为。
严昭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完全依靠学校禁酒也是实现不了的,需要多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自觉地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正是各大高校放寒假的时候,很多同学为火车票抢票取票忙碌,然而这两天,中科大校长却妥妥火了一把
2021-08-08杭州一高校在2018年11月成立了一个学生校团,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
2021-08-08交上最后一门考试试卷,张红雯刚刚返回座位,辅导员便走进了考场,发放一学期一次的评教考核单
2021-08-08在空缺了4届之后,奖金高达100万元的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特等奖今年终于“有主”了。
2021-08-08眼下,中央美院的艺考正在火热进行
2021-08-081.复试分数线将于3月初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密切留意。之前请勿电话咨询,谢谢理解。 2.我校不寄发书面成绩通知单,考生可在网上自行打印。如果需要加盖红章的成绩
2021-08-08今年寒假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1-08-082019年,在学校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留学生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