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十五届史学论坛举行

4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历史学系研究生会承办的“北京大学第十五届史学论坛”于李兆基人文学苑举行。来自海内外各大高校及科研单位的55位同学齐聚未名湖畔,共襄这场属于历史学人的学术盛宴。

4月13日上午9点半,论坛在人文学苑1号楼B103报告厅开幕。历史学系副主任黄春高、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陈苏镇、团委书记李金东出席开幕式。黄春高在致辞中,通过希腊神话“伊卡洛斯之翼”的故事,勉励年轻的历史学人在学术探索的路途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尔作为召集人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参加史学论坛的过往经历,鼓励参会者们以文会友,利用论坛提供的交流平台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作为主办方代表,历史学系研究生会负责人许哲铭简要介绍了史学论坛的前世今生,并对本届论坛的基本情况和创新举措进行说明。

陈苏镇作题为“两汉魏晋的宫禁制度与宫廷政治”的主题报告。陈苏镇利用传世史料和考古发掘信息,详细考察了西汉未央宫和东汉魏晋洛阳宫的建筑格局。他认为秦汉宫中被称作“某某殿”的建筑通常由殿、室、房、箱、阶、庭等部分组成,而殿是最大也最重要的空间。“禁中”“殿中”和“宫中”是三种不同宫禁等级的区域。西汉前殿、宣室、承明、温室四殿自南向北依次排布于未央宫中心,东汉南北宫皆呈“囙”字形, 此后魏、晋、北魏的宫城是在东汉北宫的基础上重建。明晰两汉魏晋的宫禁制度对于理解当时如外戚宦官干政等政治现象有着重要作用。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分组讨论阶段。本届史学论坛按照专业领域划分为“出土文献与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重建与变革——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与文化”“皇帝、官僚与政治制度变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专题”“中国古代社会史专题与理论研究”“激变与守常——民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学说与社会变迁”“历久而弥新——古代世界的现代思考”“冲突与融合——多维视野下的世界近现代史”等七个分论坛。每个分论坛由一位博士研究生担任召集人,由历史学系的教师或博士担任评议人,在历史学系各研讨教室展开论文评议。本届论坛在分论坛设置上打破了断代史与专题史的界限,精简收稿数量,延长论文讨论时间,使研讨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13日下午和14日上午举行的两场分组讨论中,参会者们在热烈的讨论中分享各自的学习体会,汇报研究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逻辑,倾听分论坛评议人的点评和意见,收获了宝贵的治学经验。

4月14日中午,本届史学论坛落下帷幕。此次论坛为探讨学术前沿、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赢得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更已成为历史学系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xx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35-8xxx274

Copyright © 2021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96KaiFa源码 版权所有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