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不均衡似乎一直是深圳的短板。尤其是对比深圳的飞速发展来看,这一短板暴露得愈加明显。查阅深圳统计年鉴数据会发现,从1979年到2017年的近40年间,深圳人口增加了65倍,GDP增加了1.2万倍,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深圳速度”。但这近40年间,深圳小学从226所增加到了342所,仅仅增加了0.51倍,无情的升学漏斗便在这样的不均衡发展下形成。
二孩政策之后,三孩政策又马不停蹄落地,大量婴儿相继进入漏斗,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在每一个流程中,孩子们被不断挤压,最终能上公办普高的不足一半。如果不想因为孩子读书问题离开深圳,就势必要让孩子成为考上普高的那一半人。
而考上普高的前提,大概率是一所升学率较高的初中,在踏入好初中大门之前,还要让孩子进入一个师资氛围俱佳的好小学。于是,孩子们从小被“内卷”安排得明明白白:补习班、剑桥英语、国学教育、奥数、机器人、钢琴、美术、国际象棋……
十岁小孩拥有至少三项个人技,在深圳已经见怪不怪。/视觉中国
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学区房作为筹码。于是,但凡口碑不算太差的小学,周边房价总能让人望而却步,更不必说诸如实验中学、红岭中学等名校周边的“老破小”学区房,两居室突破1000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有趣的是,当学区房房价被市场需求推高之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背负了“抗跌”的重任,孩子也时常被灌输考不好家里房价就会下跌的理念。因此学校模拟成绩下降,家长自愿组成补习班为孩子补课的新闻屡见不鲜。
更令人唏嘘之处在于,这一切似乎像多米诺骨牌,一旦卷入这场孩子升学的战争,没有一个家长能全身而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深圳多数优质小学和初中并不在同一学区,也就是说家长解决了小学学区房之后,如果想要让孩子上好的初中,可能还要再换一个学区房,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接二连三,学区房房价居高不下。
“1:1的普职比”对于多数家长而言,显然并不是这种教育资源短缺下的最优解。不仅家长们对于职高根深蒂固的不良印象难以改变,职高本身的师资、教育水平也亟待提高。孩子上了职高,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中,通过保持自律和努力,同样有机会考上理想的大学,但不可否认,目前多数本科院校不面向中职学生招生,职高生上大学的选择和路径被收窄,就业的选择面临着种种局限。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城市的“木桶”中,教育资源这块短板或许才真正预示着城市未来容纳人才的能力。好在种种问题正被解决,提高普职比的背后,普高学校数量、职高教育质量和资源等正在多地发生改观。
控制普职比是一方面,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是更为迫切的另一方面。/视觉中国
根据招生计划统计,2021年深圳共有普通高中108所,其中公办高中62所,民办高中46所。招生方面,今年公办高中招生计划共46278个,民办高中计划共18212个,可以预测2021年深圳普高率将达到67.25%,公办普高率达48.26%。
相比2020年45.9%的公办普高率,这一数据或许让人稍感宽慰。放眼全国,打击学区房炒作,提高职高师资和教育水平、为学生减负……种种措施正同步加速落地。或许,未来我们不需要再深究考不上普高的孩子去哪了,而是能真正看到,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选择中获得光明未来的入场券。
“无论如何,只要你不放弃自己,就能做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句话把在课堂上发呆的何莉拽了回来。此刻,窗外阳光斜洒进教室,看着飞舞的尘埃她仿佛看见了自己和万千职校生的影子。
在家考公的陈静不久之前被安排了一次相亲,对方是一个在老家做生意已经小有所成的青年。当得知对方初中毕业选择就读职高,之后便开始打工创业,陈静对他表示了肯定和赞赏。但在用餐结束后,陈静和他微笑道别,转身默默删掉了对方微信。
南京市力学小学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就开始抓劳动教育。
2021-08-08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
2021-08-08初冬,记者来到美丽的新疆阿勒泰,和19年前的那个季节一样,阿勒泰又迎来了像童话世界一样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蓝天上飘浮着白云,汽车行驶在公路上,仿佛穿行在神奇的梦境。19年前,记者曾到此寻访“马背小学”。
2021-08-082016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入吕梁山区探访乡村教育,采写了《直击乡村“空巢小学”:除了学生啥也不缺》,直接推动了偏远山区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布局。日前,记者再次走访发现,曾经的“空巢小学”已旧貌新颜。
2021-08-0812月11日,浙江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团浙江省委、省科协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1-08-0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新时代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方向: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
2021-08-08关于减负的话题,我们常常在舆论场上见到大量的讨论,但多数情况下,人们谈到的都是如何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却很少有人会想到,一线教师其实同样面对着过重的负担,因此同样需要一次切实的减负。
2021-08-08我国将完善带薪休假相关制度建设,各地可以结合气候环境等情况统筹寒暑假时间,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办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