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知中国、服务中国”传统,唱响“爱中华、复兴中华”主旋律,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陶冶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应当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中之重
帮助学生树立勇争一流的大志向,塑造南开学生立足中国、胸怀天下的开放理念,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铸魂育人、强国兴邦,是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的南开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秉承百年一贯的育人传统,开拓“公能”特色的教学新路,培养堪当大任的卓越人才,步入新时代的南开大学牢记殷殷嘱托,通过赓续传统、砥砺创新,在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上争当一流、追求卓越,正在逐步形成彰显“公能”特色、矢志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铸牢爱国主义的南开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百年来,“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在一代代南开人身上接续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开师生用实际行动报国、强国,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奏响了以爱国奋斗、公能日新为内涵的“南开精神”时代强音。
扎稳质量立校的南开根基。创校初期,南开规模小、经费拮据,却声望日隆、颇受瞩目,原因就在教授和课程的高水准。新中国成立后,南开进一步提出要“踏踏实实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近年来,我们打造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让精品意识走进每一个课堂”,以深化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口径等方式强化基础训练,促进了教育教学由量变向质变的跨越。
涵育堪称一流的南开学风。百年名校文脉绵延,学风蔚然。数学大师陈省身曾回忆,求学南开时深感学校“以脚踏实地见长”,老师学生“是极为认真的”。近年来,我们强调教风学风建设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又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南开学风、堪称一流”被各界广为传颂,南开的毕业生也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优势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创新教育改革的制度设计。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推动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改革,重磅发布了“南开40条”,大力促进一流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改革奖助体系以激发研究生教育创新活力。我们力求实现教育理念从“学科为本”转向“学生为本”,教育内容从“传授知识”转向“提升素质”,培养模式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等的创新转变。
打造秉公尽能的教师队伍。我们始终力倡教师的“秉公尽能”,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举办中青年学术骨干国情研修班,强化思想引领,形成教师爱党爱国的自觉。我们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出台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细则,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给予教学成果突出、育人效果显著的教师特别奖励,激发他们奋进争先的勇气。
着眼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我们牢牢抓住“学生全面发展”主题,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立公增能”。我们构建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等多领域的师生共同体,开展“大班授课、小班教学”探索,建立多样化、特色化人才选拔机制,多措并举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当大任者,须怀大格局。我们弘扬“知中国,服务中国”传统,唱响“爱中华、复兴中华”主旋律,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将陶冶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作为立德树人的重中之重。展望未来,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开拓学生融会贯通的大视野,优化升级“通识+专业”相结合的大类培养方案,引领学生领悟大学的要义、治学的要义、人生的要义。另一方面,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勇争一流的大志向,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前沿导向,塑造南开学生立足中国、胸怀天下的开放理念,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原题为《铸魂育人,抒写百年南开新荣光》)
正是各大高校放寒假的时候,很多同学为火车票抢票取票忙碌,然而这两天,中科大校长却妥妥火了一把
2021-08-08杭州一高校在2018年11月成立了一个学生校团,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
2021-08-08交上最后一门考试试卷,张红雯刚刚返回座位,辅导员便走进了考场,发放一学期一次的评教考核单
2021-08-08在空缺了4届之后,奖金高达100万元的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特等奖今年终于“有主”了。
2021-08-08眼下,中央美院的艺考正在火热进行
2021-08-081.复试分数线将于3月初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密切留意。之前请勿电话咨询,谢谢理解。 2.我校不寄发书面成绩通知单,考生可在网上自行打印。如果需要加盖红章的成绩
2021-08-08今年寒假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1-08-082019年,在学校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留学生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