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泥泞路,进村访贫苦。暑假期间,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26人沿着“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扶贫路,深入百色贫困山区采访调研,切身体验了“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的情怀。
而在课堂上,由学院院长郑保卫主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学习辅导报告,激荡了千名新闻学子的脑和心。“很难想象往日深感晦涩的思想,在老师的实践经历中变得这般生动有趣。”2018级研究生曹欣桐如是感叹。
新闻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面对这个时代课题,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打破课堂壁垒,打通课外课内“两个课堂”,将实践分层、分阶段、分内容,用沉浸式“立体教学”让理论落地,在广阔天地间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风化人。
为破解新闻理论教育“无学”困境,学院摒弃照本宣科、走马观花,让学生知晓、思考、践行并孵化成果。“我们竭力击碎理论教学‘乏味’的标签,让教学从课堂走向广阔天地,在实际环境中思考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书记唐兴说,必须打破课堂壁垒和桎梏,让新闻教学更加立体。
记者随机走进一间新闻教学课堂,一场“读报评报”分享会正在进行,提问声、讨论声此起彼伏。这是学院实践型精品课程“开放式读书教学活动”的子活动,亦是广西大学每一位新闻学子的必经环节——报纸不仅要“读”还要“评”,读报、评报已经成为学生提升业务能力的主渠道。“读报不仅能获取信息,也能在新闻作品中理解如何在新闻工作中践行理论。”2018级研究生李榕彬说。
5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此为契机,学院创新开展“开放式读书教学活动”,通过“读书报告”评选、读书晚会等子活动,将读书和理论实践串联形成闭环,实现了循环教学,还衍生出微博话题分享“今天你读马克思了吗”,以及读一本原著、写一篇调研报告、做一次志愿活动等令学子大呼有效又有趣的课外实践品牌。
培养“新闻四力”,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院充分结合地域特色,定期组织学生实践团前往边境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在新闻实践中学思践悟。
今年暑假,学院组织“延安红色新闻溯源之行”实践队伍踏上红色热土延安,跳出课堂,深入基层,感知家国责任与担当,其间分别在延安大学和延安新闻纪念馆设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基地”。队员周子励感慨地说:“仿佛自己也历经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真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实践是学以致用的最佳途径。教育不仅要在课堂育人,更要在广阔天地间育人,让学子学有所成,让教育遍地开花。”学院党委副书记银健告诉记者,近年来,学院以部校共建为契机,保障学生实战有器材、实践有平台,积极开展校媒协同,成立了广西新媒体实验室,致力于让理论与实践实现无缝对接。一批学生作品在全国竞赛中斩获大奖,一批学子走上新闻岗位即成为骨干,学院也因此入选2019年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周仕兴 唐婉婉)
正是各大高校放寒假的时候,很多同学为火车票抢票取票忙碌,然而这两天,中科大校长却妥妥火了一把
2021-08-08杭州一高校在2018年11月成立了一个学生校团,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
2021-08-08交上最后一门考试试卷,张红雯刚刚返回座位,辅导员便走进了考场,发放一学期一次的评教考核单
2021-08-08在空缺了4届之后,奖金高达100万元的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特等奖今年终于“有主”了。
2021-08-08眼下,中央美院的艺考正在火热进行
2021-08-081.复试分数线将于3月初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密切留意。之前请勿电话咨询,谢谢理解。 2.我校不寄发书面成绩通知单,考生可在网上自行打印。如果需要加盖红章的成绩
2021-08-08今年寒假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1-08-082019年,在学校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留学生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