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梦想和兴趣,可能远比世俗意义上的“选错专业”更可怕。
对于考古专业来说,似乎每年只有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时,它才会“热”一把。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就热了起来。原因很简单,因为考古专业太冷了。
一些网友纷纷劝钟芳蓉不要报考。对此,钟芳蓉表示,她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以及未来规划的考虑。其父亲也表示,“农村人最主要是担心钱的问题,但是她对金钱看得比较淡,我也认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开心。”
我非常欣赏这对父女,也明白那些“好心网友”的出发点:一是,考古专业是个冷门、竞争力小,如此高分可惜了;二是,这个专业被普遍认为不好找工作,而且女孩家境一般,所以该报能挣钱的专业。
现实中,艺术类的考生,的确大多家境富裕,出得起成本,也有家底抵御未来风险;而穷人家的孩子多选择好就业、能挣钱的专业。但如果说穷人家的孩子,就不配读自己喜欢的专业,读了冷门专业就一定过不好,我也绝不同意。
总有一些人不那么爱钱,总有一些人把爱好看得更重,总有一些人有着超脱世俗的目标。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尊重并鼓励。我们少的是坚守梦想、为梦想而奋不顾身的人,最不缺的就是会赚钱的人。
看到这条新闻,我突然想到了《南渡北归》中的李济、夏鼐、董作宾等我国现代考古的先驱们,他们在那个贫瘠、战乱年代,不仅心无旁骛地踩着两脚泥游走田间地头,还要带着文物、资料随着祖国颠沛流离。为何在物质条件这么好的今天,我们反而冷落、鄙夷起这份事业了呢?
再如钟芳蓉的偶像樊锦诗先生,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那么,按照世俗的偏见,她这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大毕业生,是不是应该在大都市里养尊处优,才配得上一个“正确选择”?
如果我们开始嘲笑梦想,给追逐梦想者的不是鼓励和支持,而是否定和打击,那需要反思和“重新考虑”的,恰恰是我们。
其实,钟芳蓉并不是不了解考古专业,她能举出樊锦诗的例子,就已经超过了99%的网友。钟芳蓉也表示,她将会考研深造,从事考古研究工作。我相信,她对考古专业的关注和了解,一定比那些“普通网友”多。
更何况,近几年,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愈发得到重视,考古专业的工作条件和前景,也已今非昔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就表示,考古专业就业率并不低,和其他专业一样,同样面临人才竞争大的挑战。
近年来,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毕业生,甚至是985研究生进入找工作阶段,乃至到了工作岗位上,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更别谈对此有过怎样的规划和准备。他们迷茫而幽怨。
和钟芳蓉相对应的,他们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时就随波逐流,哪些专业热门、有前途就选哪些,以至于最后制造了自己不能掌控的人生。丢掉梦想和兴趣,可能远比世俗意义上的“选错专业”更可怕。(樊成 媒体人)
正是各大高校放寒假的时候,很多同学为火车票抢票取票忙碌,然而这两天,中科大校长却妥妥火了一把
2021-08-08杭州一高校在2018年11月成立了一个学生校团,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
2021-08-08交上最后一门考试试卷,张红雯刚刚返回座位,辅导员便走进了考场,发放一学期一次的评教考核单
2021-08-08在空缺了4届之后,奖金高达100万元的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特等奖今年终于“有主”了。
2021-08-08眼下,中央美院的艺考正在火热进行
2021-08-081.复试分数线将于3月初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密切留意。之前请勿电话咨询,谢谢理解。 2.我校不寄发书面成绩通知单,考生可在网上自行打印。如果需要加盖红章的成绩
2021-08-08今年寒假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1-08-082019年,在学校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留学生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