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青岛科技大学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日前举行,16万人在“云端”在线观看了这场仪式。此前,南京邮电大学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机器人“云毕业典礼”,两个机器人身穿硕士服,头顶学位帽,缓缓向导师走来。导师为机器人拨穗并颁发学位证书,坐在家中的毕业生通过机器人搭载的平板向导师致意问好。而中央美术学院不仅把毕业典礼搬到了线上,毕业作品展也在线上举办。
对于高校来说,如何举办一场毕业典礼,如何对待即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是高校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的外在表现。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毕业典礼作为向社会宣示大学使命和育人之道的舞台。
于毕业生而言,毕业典礼上身穿学位服、接受师长的拨穗,是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刻是终点,更是起点。在充满仪式感的典礼中,毕业生们聆听师长临别前的寄语,在祝福中汲取改变和成长的勇气和力量,转身开启另一段人生旅程。
高校是社会文明的高地,每年高校的毕业典礼,同样是全社会的文化盛宴。毕业典礼上的价值宣示当然不仅仅是讲给毕业生听的,也是面向公众的价值宣言。它具有外溢效应,精彩的致辞往往能够广为流传,在校园之外凝聚起社会共识。
受疫情影响,很多毕业生无法返校,线下毕业典礼也严格控制人数。因此,为减少聚集,云毕业典礼成为今年各地高校的“标配”。“最遗憾的事可能是今年毕业没有毕业典礼了,也没有硕士服穿,不能留下很多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了。”类似的言论道出了很多毕业生的心声。
不过,花式毕业典礼和一些暖心措施,或许能给学生带去一些安慰。比如,南京传媒学院就承诺“即使你无法到场,我们仍将在学位授予仪式上高声念出你的名字,并由你指定的同学替你完成这个人生中宝贵的仪式”。为了不让未返校参加毕业典礼的毕业生留下遗憾,湖南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则承诺参加今后任何一年的毕业典礼都为今年未返校的毕业生虚位以待。
去年武汉大学毕业典礼上,上万名毕业生身穿雨衣上演大合唱,给毕业生们留下了风雨同舟、风雨无惧的难忘回忆。今年的毕业典礼不会有雨中大合唱,但是共同经历大疫,共同战胜疫情的体验,何尝不是另外一种风雨同舟。
如果说毕业典礼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集体记忆,那么疫情背景下特殊的“云毕业”,也将成为这一代大学生的特殊记忆。与之相比,这份略带遗憾的特殊的记忆或许更为珍贵,也更值得铭记。大家在共同战胜疫情、克服就业压力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感知责任与担当,更勇敢地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作者:杨三喜,系媒体评论员)
正是各大高校放寒假的时候,很多同学为火车票抢票取票忙碌,然而这两天,中科大校长却妥妥火了一把
2021-08-08杭州一高校在2018年11月成立了一个学生校团,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
2021-08-08交上最后一门考试试卷,张红雯刚刚返回座位,辅导员便走进了考场,发放一学期一次的评教考核单
2021-08-08在空缺了4届之后,奖金高达100万元的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特等奖今年终于“有主”了。
2021-08-08眼下,中央美院的艺考正在火热进行
2021-08-081.复试分数线将于3月初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密切留意。之前请勿电话咨询,谢谢理解。 2.我校不寄发书面成绩通知单,考生可在网上自行打印。如果需要加盖红章的成绩
2021-08-08今年寒假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1-08-082019年,在学校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留学生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