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易艳刚、赵琬微)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寒门博士”故事鞭策更大力度实现教育公平》的评论。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近日,中科院自动化所2017届博士毕业生黄国平的论文“致谢”部分在网络刷屏。他回顾了自己从山坳穷学生到计算机博士的艰辛历程,说多次因现实压力快扛不下去了,最终因“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的信念而坚持下来。
这份被网友称为“现代版送东阳马生序”的“致谢”,令许多人潸然泪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黄国平的家境之困、求学之苦,激起了大家对于“寒门是否再难出贵子”的感怀。就像几年前那篇《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一样,黄国平逆境中坚忍奋进的故事,再次触动了人们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关切。
这篇文章刷屏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家从“致谢”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浓厚的感恩情怀。
在人生的高光时刻,黄国平没有忘记,正因为一路上得到亲朋、师长、爱心人士的帮助,享受到减免学费等教育政策帮扶,自己最终才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梦想。黄国平走出“寒门”不忘感恩的真挚感情,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
不过,黄国平的奋斗故事并非一种俗套的悲情叙事,恰恰相反,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功回击了“寒门难出贵子”论调。可以说,通过求学走出大山、找到理想工作、拥抱美好未来的黄国平,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生动案例。当下,“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地区沉渣泛起,而黄国平的故事充满了催人奋进的能量。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广大农村地区,确实不是所有贫寒学子都像黄国平一样幸运,能够有幸看到“山顶的风景”。他成功了,所以他的奋斗故事才被大家看见,这其实也算一种“幸存者偏差”。还有很多与他家境类似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辍学失学,被困在并不如意的人生之中。他们的人生困境,不应该被忽略。
这也提醒有关部门,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依然任重道远。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有关部门要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更公平的教育环境,让寒门学子不至于“掉队”,让他们也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俗话说,“劝君莫欺少年穷”。千帆过尽,黄国平依旧温暖,他希望自己“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并相信自己还能做出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相信他可以持续用自己的精彩人生鼓舞、激励更多的人,成为照亮更多困顿中的青年人前行的一束光。
正是各大高校放寒假的时候,很多同学为火车票抢票取票忙碌,然而这两天,中科大校长却妥妥火了一把
2021-08-08杭州一高校在2018年11月成立了一个学生校团,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
2021-08-08交上最后一门考试试卷,张红雯刚刚返回座位,辅导员便走进了考场,发放一学期一次的评教考核单
2021-08-08在空缺了4届之后,奖金高达100万元的四川大学“卓越教学奖”特等奖今年终于“有主”了。
2021-08-08眼下,中央美院的艺考正在火热进行
2021-08-081.复试分数线将于3月初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密切留意。之前请勿电话咨询,谢谢理解。 2.我校不寄发书面成绩通知单,考生可在网上自行打印。如果需要加盖红章的成绩
2021-08-08今年寒假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以“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1-08-082019年,在学校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留学生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