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位高考生的妈妈提问:普通工薪家庭,女儿感觉考得不错,打算用家长奖励的5万元买一个奢侈品牌包包,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其实,高考过后并不会像许多人盼望的那样“终于解脱了”,总有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浮现出来。就像上面那位知乎网友遇到的情况,说明应当补上一堂关于金钱、消费的家庭教育课。每年这个时候,各种新闻、消息都在提醒我们,“后高考”阶段,无论考生还是家长,都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对于考生来说,首先是调整情绪,特别是考得不太理想的,一定得想开些,就像无数人说过的那样,一考不能定终身,人生的路还很长,选择还很多,前方还有很多风景,万不可揪着一次失意不放等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很留心考生的情绪变化,但光这样还不够。高考后,考生难免身心放松甚至放飞自我,平时所受教育中欠缺的一些东西在这种时候就很容易暴露出来,比如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财富教育、防侵害、防诈骗等等。
严格说来,这些本该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慢慢教习的,但常有一些“功课”因忙于备考而暂时搁置。高考过后,考生不是走进大学就是走向社会,家长约束不及、照顾不到,就得提前把该教的知识补齐,未雨绸缪。不过也有一些“功课”是家长很难帮忙的,比如防电信诈骗,防各种套路贷,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有的家长也懵懵懂懂,需要学生自己主动了解,提高警惕,学校、老师方面最好也提示一二。
对于家长来说,除了帮孩子“补课”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有时也需要谨慎对待自身情况变化。此前有媒体报道,每年高考过后是婚变高峰期,因为一些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约定在这个时候离婚。离婚是成年人的权利,如果必须把坏消息告诉孩子,就需要将孩子的反应纳入考虑,想办法降低坏消息的负面影响,毕竟,不影响高考,不代表不影响未来;家庭的变故也可以是有关成长、成熟、承诺与爱的教育。
高考结束了,显然离“解脱”还早。人生中难说有什么阶段能让人真正有“终于解脱”之感,每一段日子的尾声中渐渐响起下一个阶段的序曲,小憩过后还得继续奔跑,张弛有度是人生的常态。在此祝愿每一位考生平安、快乐、充实地度过“后高考”之夏,自信地步入新的人生阶段。(吴云青)
昨天,浙江大学发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2019年,全国共90所试点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
2021-08-08北大、清华近日先后公布各自的顶级自招计划。
2021-08-08教育部提示,进入4月份,各类高考信息将在本月密集发布,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
2021-08-08昨天,市教委发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项目,2022年前陆续落地,力争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显著提升。
2021-08-08经教育部批准,今年新增3所香港高等学校可以在北京等地试点招生,包括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至此在内地招生的港校增加到了15所
2021-08-08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2019至2021年期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2021-08-08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通过“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报读内地高校的人数同比上升近一成。
2021-08-08为什么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及其他科目?重庆南开(融侨)中学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利用文化与数学的逻辑联系,开启微信公众号,讲述数学与故事之间的联系,很快在网络上就火了。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