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各地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告称,考生如果对成绩有异议,可申请复核成绩。
总体看来,各省教育考试院接受考生成绩复核申请,复核内容主要为(1)核查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是否一致;(2)扫描图像是否清晰、完整;(3)非选择题每题是否经过两评或两评以上,给分是否在规定差值阈限内,是否存在漏评,以及总分、统分有无误差等。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考生答卷按照国家秘密级事项管理,以上内容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专人,在公证机构的见证下,对提出复核申请考生答卷的以上内容进行复核,不对考生查卷。评卷教师对评分标准的执行情况不属于复查范围。
复核高考成绩,并不会重新对试卷进行评分,而只会看准考证信息是否登录有误,试卷扫描是否有误,统分是否正确等。有一些考生和家长对此不理解,要是评卷本身有误怎么办?为何不重新阅卷?还有的甚至呼吁,要向考生和家长公布阅卷标准,向考生开放试卷等。复核高考试卷,之所以不会重新阅卷,也不向考生和家长开放试卷,这是由阅卷的保密规定决定的,也是维护阅卷公平、招考秩序的需要。
高考等重要的国家考试,甚至一些招录考试,都是要密封考生信息的,不准考生在试卷的任何位置留特殊的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阅卷者知道考生的信息,影响阅卷的公平公正。因此,如果在复核高考成绩时,进行重新阅卷,就破坏了保密原则,一些有权有势者就完全可以利用重新阅卷规则,把考生的卷面分数评高。那些以为重新阅卷可以让阅卷更公平者,可能并不了解阅卷的保密规定。
高考试卷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由于客观题有标准答案,因此评分没有争议,而主观题虽然也有评分标准,但是,阅卷老师的评分尺度并不同,像同一篇作文,一名阅卷老师的评分比较高,另一名阅卷老师的评分却可能比较低。对此,高考阅卷已经考虑到这一问题,要求主观题(非选择题)要由两名阅卷者评分,且两人的评分要在规定分差内,如果超过规定分差,则要再由一名阅卷者评分。也就是说,对主观题的评分,是有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复核主要看是否按规定评分,如果把试卷开放给考生和家长甚至公众,那评分争议将没完没了,复核不知道到何时才结束。
因此,复核不重新阅卷是正确的选择。阅卷是很专业的事务,提高阅卷质量,减少阅卷失误,主要在于提高阅卷人员的素质、责任心,完善阅卷流程。多年前,我国高考阅卷曾曝出组织在校大学生阅卷,以及评阅语文作文卷只用17秒的消息,引发社会舆论对阅卷质量的质疑,近年来,各地高考阅卷,都加强了组织力度,比如针对主观题建立两评或者三评制度,就力图提高阅卷质量,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还有人从信息公开的角度要求公开阅卷标准,让学生复查本人试卷,认为“如果没有猫腻,为何不敢公开?”这是偏离专业精神的不合理要求。但这种不合理要求往往会得到不少网友的呼应。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社会存在社会舆论对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指手画脚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专业事务的管理和评价还缺乏公信力。为此,一方面,需要以专业精神,做好专业事务,对于考试评价来说,要推进考试社会化改革,另一方面,媒体在分析这类事务时要倡导专业理性,不能盲目迎合舆论情绪。
昨天,浙江大学发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2019年,全国共90所试点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
2021-08-08北大、清华近日先后公布各自的顶级自招计划。
2021-08-08教育部提示,进入4月份,各类高考信息将在本月密集发布,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
2021-08-08昨天,市教委发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项目,2022年前陆续落地,力争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显著提升。
2021-08-08经教育部批准,今年新增3所香港高等学校可以在北京等地试点招生,包括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至此在内地招生的港校增加到了15所
2021-08-08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2019至2021年期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2021-08-08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通过“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报读内地高校的人数同比上升近一成。
2021-08-08为什么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及其他科目?重庆南开(融侨)中学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利用文化与数学的逻辑联系,开启微信公众号,讲述数学与故事之间的联系,很快在网络上就火了。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