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以璇 见习记者 梁丹
“快看,姥爷当年就是在这里参加高考的。”
今天,“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来自江苏南通的退休记者姚家红指着眼前实景还原的1977年高考考场,向小外孙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1700多张历史照片,180多个视频,650多种实物,20多个互动项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采用编年体形式,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科技展示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共和国走过的70年光辉历程,给观众带来时空隧道式的观展体验。展览共分序厅、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五个部分。
1977年实景还原考场、准考证生成体验、考生准考证实物、考卷实物……作为改革开放部分第一个置景的历史成就条目,恢复高考展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拍照,参与互动体验,成为当天展厅内当之无愧的“人气王”。
“那个冬天,我走进了考场,从此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考生,姚家红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正在南通如皋县勇敢公社插队的他,在广播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太振奋了,我抓紧点滴时间拼命复习,终于考上了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为当年唯一从公社走出去的大学生”。
那年冬天,全国570万名学生报名参加高考,录取新生27.3万。这意味着中断了11年之久的中国高考制度至此全面恢复,中国社会的人才向上流动通道重新疏通。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再后来,姚家红走上了记者的岗位直至退休,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历史瞬间。“恢复高考既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国家命运的转折点。我是时代的幸运儿,亲身参与并见证了祖国70年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姚家红一边感慨,一边帮小外孙在“考场”前拍照留念。
如果说实景还原考场向人们再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那么,1977年准考证生成互动,则让观众仿佛穿越回了40多年前。前来参与体验的观众不一会儿就排起了长队。
站在机器摄像头前不到几秒钟的时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王豆豆就获得了一张专属于她的北京市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准考生。准考证上不仅印有她的照片、考试科目及时间表,还随机生成了报考科目、县(区)和考试地点。参与体验者可以扫描准考证上的二维码保存或分享。
“我是2013年参加高考的,过去也只是在书本上了解1977年恢复高考那段历史。这样的互动体验非常有纪念意义,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高考对于个人、对于国家的意义。”王豆豆说。在她看来,高考同样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使她获得了人生更宽广的舞台。
如果把成就展比作一条穿越70年的时空隧道,恢复高考只是其中的一瞬间。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大规模扫盲运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双一流”建设、“新三科”教材等一系列历史节点,无不以图片、视频或者实物的形式,向人们讲述着教育70年来的沧桑巨变……截至9月24日闭馆时,参观人数已达2.18万人次。
昨天,浙江大学发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2019年,全国共90所试点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
2021-08-08北大、清华近日先后公布各自的顶级自招计划。
2021-08-08教育部提示,进入4月份,各类高考信息将在本月密集发布,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
2021-08-08昨天,市教委发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项目,2022年前陆续落地,力争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显著提升。
2021-08-08经教育部批准,今年新增3所香港高等学校可以在北京等地试点招生,包括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至此在内地招生的港校增加到了15所
2021-08-08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2019至2021年期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2021-08-08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通过“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报读内地高校的人数同比上升近一成。
2021-08-08为什么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及其他科目?重庆南开(融侨)中学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利用文化与数学的逻辑联系,开启微信公众号,讲述数学与故事之间的联系,很快在网络上就火了。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