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3月5日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国际化、全球化的社会,外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不赞成高考取消外语科目,外语不能退出高考。但高考外语科目采取社会化考试、等级考试等新方案,一年多考,是完全必要的。
2012年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顾明远是首届24位委员之一。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提出探索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如今时隔8年,顾明远仍表示,他完全赞成。
“我完全赞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讲到的高考改革内容。不是让外语退出高考,而是应该用等级而非分数作为测试标准。学生可以进行社会多次考试,获得水平等级。高校录取新生时,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制定外语等级的要求。这样就不至于分分计较,也不会因外语一科成绩而损害学生的总成绩。”
“90分和91分有什么两样啊?但考试成绩出来,一分之差可以排队排一操场。”顾明远举例说,“比如考古专业、古文化相关的专业,有四级就可以了,对外语有要求的专业可能就需要六级。”
对许进提出的降低外语在教育、考试中地位的建议,顾明远不赞成。“我觉得外语还是需要的。现在是国际化、全球化的社会,国际交往很频繁。我们看农村里头农家乐,外宾来了也得讲几句外语。我觉得外语还是不能退出高考,高考取消外语我不赞成。”
许进认为,英语学习耗费了学生和家长大量的精力。在顾明远看来,由于汉语语系与英语等外语科目语种有较大差异,中国人学习英语等外语比较困难,“但还是很需要的。”
顾明远指出,初高中阶段英语学习占用时间较多的问题,也要和其他问题联系起来看。“我们要因材施教,尽早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志向。有了志向就可以进行选择了,如果选古代史、考古之类专业,外语上就可以少花一点时间。高考有个指挥棒的作用,应该把考试跟学生的专业、爱好都联系起来。”
事实上,“高考取消英语”早不是新鲜的话题。近年来,不断有人大声疾呼,提出类似见解,这其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教育名家、教育部前发言人、网红教授,几乎都是教育领域的“大咖”和专业人士,每次都引发热议。
已是91岁高龄的顾明远说:“现在学生的外语水平比过去好多了。过去的学生外语普遍不好,有很多专业非常优秀的,经常被卡在外语上,录取不了。高考外语要改革,还是应该从专业的要求来考虑。”
昨天,浙江大学发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2019年,全国共90所试点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
2021-08-08北大、清华近日先后公布各自的顶级自招计划。
2021-08-08教育部提示,进入4月份,各类高考信息将在本月密集发布,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
2021-08-08昨天,市教委发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项目,2022年前陆续落地,力争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显著提升。
2021-08-08经教育部批准,今年新增3所香港高等学校可以在北京等地试点招生,包括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至此在内地招生的港校增加到了15所
2021-08-08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2019至2021年期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2021-08-08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通过“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报读内地高校的人数同比上升近一成。
2021-08-08为什么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及其他科目?重庆南开(融侨)中学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利用文化与数学的逻辑联系,开启微信公众号,讲述数学与故事之间的联系,很快在网络上就火了。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