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曾经是我前半段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它让我从一个小城来到北京,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现在从事的工作。有趣的是,高考之后再也没有标准答案,才让我有可能思考这个问题,跳出来看,豁然开朗。
工作近10年,生命中的标准答案越来越少,两种感受倒是越来越清晰,我还没有学卢梭的忏悔,却不得不反思:没有标准答案“主持”公平与正义,我能否更好地生活;没有标准答案的制约与束缚,我是否有了更多勇气与可能。
对于这两个问题,生活没有给我标准答案。当我徘徊在忧喜去留之间时,我唯一确定的一点是,答案不在成功学的书上,不在旁人口中,只在我自己手里。
考场共同拼搏的朋友,别丢了呀
英涵
我们曾并肩走过奋力拼搏的高三,携手畅想光明的未来,在激烈的竞争中也能放心把后背交付,全身心地相互信任与依赖。
端午临近,正在计划去哪里玩,微信突然弹出好友的信息:“假期有安排吗?”两人效率超高地敲定了目的地和出游计划,约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能这就是多年好友的“心有灵犀”,仔细一算才惊觉,我们已经认识快10年了。也是到现在才明白,高中时代的友情是如此纯粹而长久。
说来我们的相遇也不是什么一拍即合的戏码,高一时就是同班,但几乎没有交集;高二分科时到了一个班,成为同桌,这才慢慢熟悉了起来。
同窗3年,那时的我们无话不谈,分享每次考试的不如意和懊悔,倾诉暗恋隔壁班某个男生的隐秘心事,不仅放学后要一起走,课间上厕所也要结伴去。学习上从未有所保留,你教我解数学题,我帮你指导作文思路,为了心仪的大学共同努力,也曾暗自期许,大学还能在一起。
记得我们俩那时还“独创”了共享错题集,高三有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习题,错题都没空一一整理。于是两人一合计,要不分工吧,每人做三科的常错题,再交换看,这样就节省了一半的时间。前段时间在家里翻出几本厚厚的笔记本,兴致勃勃地和弟弟说起,他却一脸惊奇,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们一样,会真诚分享学习方法,也真心为对方的进步欢喜,而不是仅仅互视为竞争对手。
昨天,浙江大学发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2019年,全国共90所试点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
2021-08-08北大、清华近日先后公布各自的顶级自招计划。
2021-08-08教育部提示,进入4月份,各类高考信息将在本月密集发布,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
2021-08-08昨天,市教委发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项目,2022年前陆续落地,力争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显著提升。
2021-08-08经教育部批准,今年新增3所香港高等学校可以在北京等地试点招生,包括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至此在内地招生的港校增加到了15所
2021-08-08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2019至2021年期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2021-08-08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通过“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报读内地高校的人数同比上升近一成。
2021-08-08为什么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及其他科目?重庆南开(融侨)中学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利用文化与数学的逻辑联系,开启微信公众号,讲述数学与故事之间的联系,很快在网络上就火了。
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