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熙还建议应届考生认真规划未来四年的奋斗目标,“之前都是把高考当成奋斗方向。上了大学之后,需要考虑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大多数人肯定还得考研究生,还是得继续努力啊。”佳佳和小熙的看法一样,“以前老认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下来了,其实不是。我发现大学期间也要好好对待。”
提醒
骗子加倍忙千万别上当
每年此时,就在考生和家长稍稍放松的点儿上,各路骗子就开始“加班加点”了。尤其是,涉高考招生录取类的骗局比较高发。而这,考生和家长也需要小心提防。
“去年高考结束后,老师就在微信群里反复告诉大家,要注意防骗。”佳佳表示,当时老师提醒大家,从考试结束到拿到录取通知书这段时间,要注意涉及填志愿、录取等的不明电话或信息。“老师提醒要走正规的渠道,不要相信网络未知的信息,所以大家都很注意。”
前两天,教育部也发出了类似预警。教育部日前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诈骗案例和虚假信息,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其中,有一起典型案例为:2020年5月30日,受害人陈某某在某网站认识了一名叫陆某超的男子,该男子称能帮助受害人的孩子录取到更好的学校。通过网上多次联系,陈某某相信了陆某超的谎言。之后,陈某某陆续向陆某超支付7.8万元,结果不但没有录取,反而人财两空。10月8日,民警将嫌疑人陆某超抓获。
记者检索发现,近几年侵害高考考生权益的诈骗活动,在考生查分阶段和录取阶段居多。诸如“内部大数据”指导志愿填报、提前查询考分、走“内部指标”录取、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帮考生申请助学金和补贴、“高仿”录取通知书等情形,均涉嫌诈骗。
教育部提醒考生和家长,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信息,以致上当受骗。
昨天,浙江大学发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2019年,全国共90所试点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
2021-08-08北大、清华近日先后公布各自的顶级自招计划。
2021-08-08教育部提示,进入4月份,各类高考信息将在本月密集发布,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
2021-08-08昨天,市教委发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项目,2022年前陆续落地,力争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显著提升。
2021-08-08经教育部批准,今年新增3所香港高等学校可以在北京等地试点招生,包括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至此在内地招生的港校增加到了15所
2021-08-08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2019至2021年期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2021-08-08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通过“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报读内地高校的人数同比上升近一成。
2021-08-08为什么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及其他科目?重庆南开(融侨)中学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利用文化与数学的逻辑联系,开启微信公众号,讲述数学与故事之间的联系,很快在网络上就火了。
2021-08-08